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龙潭文化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龙潭文化 > 龙潭文化
瑶族
发布时间:2013-10-15 19:41:45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点击率:37564
关键词:

编辑本段重要节日

讨念拜

讨念拜,意译是月半所过的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举行。这三天,瑶家山寨欢腾得象点燃的鞭炮。那些泡在清泉绿涧里长起来的姑娘,本是水色如玉,苗条多姿。这几天打扮得娇气滴流,一个个身穿绣花衬衫,腰系多种图案的挑花筒裙,戴着银项链和镀金耳环,微笑着遮在花绸伞下。小伙子们,头裹方格巾帻,穿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挂裤,虎身大眼,结实健壮,逗人喜爱。连老大爷、老大妈也换上节日的盛装,四面八方,熙熙攘攘汇聚在水洞坪墟场,欢度传统佳节。
说起讨念拜,有个悲壮动人的历史故事。
相传康熙年间,封建统治者的军队进逼瑶山。掳掠劫杀,无所不为。瑶家山寨,暗无天日,面临着灭族亡种的悲惨绝境。
在这危险之际,一位瑶家姑娘名奉姐,精明干练,沸腾着满腔热血与无比悲愤,把山山寨寨的青壮年兄弟姐妹组织起来,垒石为堡,砍树作寨,据险守防,抵抗来侵的敌人。在追击进犯者直到他们的官衙后,放了一把火,将官衙化为灰烬。
这时,司门前巡检司上奏清廷,派来了大兵。由于地形崎岖复杂,奉姐指挥合窍,群众团结一致,善守能攻,官军一筹莫展。最后设了一个诡计,使一个青年悍卒化装成卖货郎,挑着满担瑶家日常生活物品,如
瑶族

 瑶族

盐、布之类,上寨叫卖。奉姐见单人一个,不足为俱,便接进室内。那知这货郎接近奉姐时,拔“出利刃向奉姐刺杀,外面亦金鼓齐鸣,伏兵四起,带伤的奉姐在一阵慌乱中冲了出来,在现今的水洞坪一带,率众与官军杀了三天三晚,600多位瑶族同胞因寡不敌众,全被官军杀死。
英勇的奉姐姑娘牺牲了,却永远活在瑶族人民心中。人们纪念她,但又怕引起封建统治者的怀疑与嫉忌,于是在每年的五月十五至十七日三天,瑶家男女老少,都来到水洞坪举行集会。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赛歌赛舞,以特殊的形式,表达他们对英烈的吊唁。最后形成为如今人人赶墟购物的传统盛会——讨念拜。

讨寮皈节

讨寮皈节,意译是逃脱凶恶的菩萨。此节分两段,第一次是农历七月初二在茅勒举行,这一带的瑶民要过了这个节日,才吃黄瓜和白瓜。传说宋朝末年,当地瑶民的祖先在江西吉安田卢地带,遭到当地赵、鲁二督统镇压。七月初二,有些孕妇逃到鹅颈大丘的黄瓜和白瓜丛中,哀求饶命,才幸免于死。因而起誓:永传后代,要越过七月初二,才能吃黄瓜和白瓜,违者子孙不昌。第二次是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在小沙江举行,传说清朝雍正元年(1723),当地一豪绅追赶麻洞瑶族四姓六姐妹而引起反抗,豪绅却谎报瑶民谋反,请求清兵镇压。瑶民先后在今大沙江和小沙江奋战后退至麻塘山居险而守清兵只好议和。当时瑶民把战地称作大杀光和小杀光,以后为求民族团结,才改名大沙江、小沙江。如今节日里,瑶民都盛装,到集会地点尽情欢乐,周围汉人,也参与同乐,人们赶集聚会,青年男女赛歌对舞、谈情说爱,充满喜庆气氛。
瑶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干巴节、新米节、目莲节等,盘王节(又叫达努节或瑶年)是最大的节日。瑶族人民喜爱唱歌,每逢节日或 喜庆,都要唱起嘹亮动人的歌谣。

成人礼

度戒
度戒是瑶族男人的成人仪式,是瑶族特有一种习俗,是瑶族男人成长程中不可少的神圣一课,比娶新嫁女还要隆重。瑶族不认为18岁是成人的年龄,在他们看来年龄无论大小,只要度戒过关,就是男子汉,就得到了神灵的保护,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可以担任全寨的公职,获得男性人生的社会价值。没有度戒或度戒没有过关的男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有价值的男人,就没有社会地位,得不到姑娘的爱慕,甚至找不到老婆。年长者如未举办度戒,必须找机会补办,否则就不认是瑶族人。流传至今,度戒在江城瑶族社会生活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瑶族的度戒比较复杂,准备的时间也就比较长。男孩长到10岁时父母就请识字先生推算吉利年份来给他度戒,决定度戒年后,父母提前一两年为度戒作准备,并在度戒年内确定度戒的具体时间。时间确定后又请师父,师父越多越好。度戒前男孩要蒙被入睡5天,等到度戒仪式时才能出门。之前师父给男孩读经教授,并设立高桌反得练习度戒仪式上的动作,同时对男孩进行本民族传统道规范的教育,在师父的训导下自觉修身。
度戒的整个仪式繁杂冗长,太阳尚未出来,仪式便已开始。主师父先替男孩诵经做法事,然后身着红袍的引教师指导男孩穿上其同样的神袍,系红腰带,头戴瑶族的“上元”圣像。引教师把一条红布条的一端系在自己腰上,把另一端系在男孩的腰上,象征着徒弟象婴儿一样尚未分娩离开母体。引教师拿着神剑和神咒引领男孩走向度戒场院,路上引教师还拿出早准备好的小钱给挡路人,以求买路放行。到了天台后,引教师又领着男孩在天台下从左到右转3圈,然后手持树叶神咒首先从正面的梯爬上天台,口中念念有词,下来把男孩领到天台的戒桌,解开系着的红布条,表示婴儿从娘体分娩。并给男孩讲誓言,拜叩完后将木梯撤掉。男孩对天发誓:不杀人放火,不偷盗抢劫,不奸女拐妇,不虐待父母,不陷害好人……发誓完毕,由师傅用一个三角形的印章在男孩手上打上一个红色印记,至此度戒仪式结束。

江城的瑶族度戒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自始自终贯穿着本民族的传统道德和戒律条文训导,并借助这一形式给即将走向社会的男孩子灌输传统道德,使受戒者在人生转折关头受到教育和熏陶,度戒对学习、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