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龙潭文化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龙潭文化 > 龙潭文化
瑶族
发布时间:2013-10-15 19:41:45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点击率:37558
关键词:

编辑本段婚俗

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都是适龄男女必说之事。中国传统,女方嫁给男方,生的子嗣岁随父亲姓,这也成为千百年不变的规定。但在我国少数民族当中,嫁郎嫁女都有一个样的说法。

爬楼

茶山瑶年轻人“爬楼”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
瑶族婚俗—爬楼

 瑶族婚俗—爬楼[1]

这里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意即住在山上的人。茶山瑶的小伙子为了寻求爱情,至今流行着的“爬楼”风俗,独具民族风情。茶山瑶村落一般依山傍水,较大而集中,其住宅均为两层木楼。门面和吊楼部分,雕龙刻凤,涂油抹彩,好似一顶花轿悬挂山中。清静的吊楼是成年姑娘社交活动的场所。走进吊楼楼的大门,便会发现 聚居在广西大瑶山的瑶族同胞,受居住地域的影响,在婚嫁上基本保持着传统习俗。这里生活在大瑶山的茶山瑶。

嫁女又嫁郎

瑶族自治县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境内因汇聚着盘瑶、花蓝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等5个支系的
瑶族嫁男和嫁女

 瑶族嫁男和嫁女[2]

瑶族而被称为“世界瑶族之乡”。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支系较多,民俗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热点,其中就有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瑶族群众在生活中形成了深厚质朴、绚丽多彩的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瑶家婚嫁礼仪,涵盖了瑶族丰富。盘瑶婚期大多在秋收之后,春节之前,分“嫁女”和“嫁郎”两种。举行正式婚礼之前,必须经过择偶、提亲、订婚等过程。婚宴“正酒”三餐,“偏酒”(早餐、宵夜)六餐。第四日早上亲客告辞,男家各送一份“奶头礼”(亦谓小源礼),即:送岳父母猪腿各八至九公斤,其它猪肉四到五公斤。第四或第五天,夫妻回门住一宿,同回后方圆房。

编辑本段宗教信仰

瑶族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有些地区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占有一定地位;有些地区则主要信奉巫教道教。道教对瑶族影响很大,凡属丧葬一套祭祀仪式,基本上按道教法旨进行,只是其中掺杂了一些民族原始宗教的内容。瑶族人认为狗是自己的祖先,在重大节日时都是先有狗上桌舔食后方能食用。相传在远古时代,两个大王之间互相打仗,其中一大王下诏,如杀死对方者将女儿许配给他,瑶族的祖先将诏文揭下,深夜潜入军中将那大王头颅咬下。许诺的大王不好反悔,却又认为这是一只狗,于是要求他们隐居深山。瑶族的祖先带着大王的女儿来到四面环山之地,不料,深夜瑶族的祖先竟由狗变成人,二人结为夫妻。后发展为千户人家,此地被后人称为千家峒

编辑本段医学

瑶医药是瑶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治疗经验。独特的民族风格。瑶族民间医生多以盈亏平衡理论来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
历史上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瑶医药的传录方式全靠口耳相传、指药传授、指症传经,在本民族内部自成体系。瑶医认为人体内脏之间、人体内脏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从而维持相对盈亏平衡和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盈亏平衡因外界或人体内部某些原因遭到破坏而又不能完全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发生疾病。破坏人体盈亏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病因。病因可以是多方面的,诸如气候异常、瘴气疫毒、蛊毒风痰、精神刺激、饮食劳倦,先天禀赋,虫兽外伤等,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在某些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痧症、痨症、痰症等,反过来作用于机体成为继发病因。
在诊断方法上采用望、闻、问、触外,常用的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鼻诊、目诊、面诊及观察患者大小便的质、色、气味来辨别疾病。在治疗方法上,除了采用针灸、针挑、骨灸、蛋灸、麻灸、艾灸、打火罐、按摩、刮痧等方法处,还应用瑶医特有的磨药疗法、杉刺疗法、火功疗法、火油灯疗法、火堆疗法等治疗一些疑难杂病,常收到满意的疗效。 瑶医临床用药达一千余种,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其所治疾病的特点总结出独具一格“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104种瑶医常用药,并把药物分为“风药”和“打药”两大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及传录给后代。
瑶医治疗癌症、红斑狼疮、妇科病、跌打骨折、风湿病及毒蛇咬伤等病的效果,历来得到广大患者的公认。大量的临床验证还表明,瑶医药对精神分裂症癫痫、乙肝、肾炎、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对肝胆及泌尿系统结石的溶石治疗更受到患者的青睐;特别是瑶医对各种恶性肿瘤和红斑狼疮的治疗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

瑶医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和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继续为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分享到: